手机看天气

扫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扫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收藏网页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

可能无法正常浏览,您可以选择

欺大压小网 > 直接下载更新IE浏览器 >

扫码码下载APP,天气随时看

安卓下载 App Store

发布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伊利蒙牛事件,以及伊利蒙牛事件怎么回事2021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内蒙古疫情伊利优酸乳安全吗?
  • 2022蒙牛伊利牛奶事件是什么
  • 一生之敌,同根生的蒙牛伊利,20年间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三起两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一包芝士酸奶撕开伊利蒙牛的防线,让君乐宝重回视线赢得乳业人尊
  • 网传蒙牛伊利的六大罪状是哪六大?

Q1:内蒙古疫情伊利优酸乳安全吗?


1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蒙牛、伊利的牛奶越喝越没有奶味了。

这不是错觉。

这个表述还不够精准,应该是:平价奶越来越没奶味了。

事实上,这是由以蒙牛和伊利为首的奶企在22年前埋下的恶果,而平价奶质量迟迟难以提升,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恶果。其余数不清的恶果还有诸如:毛利润高达百分之70甚至80的婴幼儿乳粉,以及买着全球价格最高的国产乳粉,依旧惴惴不安的中国父母。

10余年果然够久,人们早已忘记了蒙牛和伊利曾作过的恶。但即便在12年前蒙牛和伊利频频爆雷之时,很多人就避开蒙牛和伊利的丑闻不谈,认为蒙牛和伊利这两家“民族企业”被“整跨”了,外国同行公司就会乘虚侵入控制中国奶业,把它们整跨了就是整跨民族企业。

12年后,蒙牛和伊利更是已与民族企业牢牢粘连,在如今爱国情绪空前高涨的当下,你敢跟民族企业作对,就是与全国人民作对。

但是蒙牛和伊利真的配称民族企业吗?我战战兢兢地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一直认为,蒙牛和伊利的几十年发展史,对中国产生的坏处绝对大于好处,倘若没有蒙牛与伊利,中国的奶制品行业或许远比现在好。

要谈蒙牛和伊利对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伤害,想要细数蒙牛伊利作下的恶,必须要从1983年谈起。

2

恶之花萌芽 为什么我会把蒙牛与伊利放在一起谈?

不只是因为蒙牛和伊利是如今占据垄断地位的两大奶业巨头,更因为在我眼里,这两家公司不过是同出一根的两颗果实,归根结底他们的底色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伊利与蒙牛的产品如此相似,除了牌子几乎一模一样:

伊利推出优酸乳,蒙牛就跟着推出酸酸乳;伊利推出QQ星,蒙牛就跟着推出未来星;伊利推出了安慕希,蒙牛就跟着推出纯甄;蒙牛推出了特仑苏,伊利也跟着推出金典。

甚至连出产的雪糕都几乎一模一样:

事实上,蒙牛与伊利的纠葛自1983年便已被埋下。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与伊利创始人郑俊怀本就出自一家公司,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1983年1月,因为持续亏损,郑俊怀被调到该厂,任厂长,试图破局。

而牛根生就是郑俊怀的得力手下,当年能力出众的牛根生,很快就带领一波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实现了扭亏为盈。

1996年,伊利集团成立,郑俊怀成了董事长兼CEO,牛根生是伊利主管生产和销售的副董事长兼副总。

因为牛根生能力出众,并且与下属直接接触更加频繁,伊利有一半人都牢牢听从牛根生的调遣。

这下子郑俊怀慌了,眼看着自己有被架空的迹象,这怎么行?于是两年后,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牛根生被扫地出门。

被扫地出门后,反倒侧面证明了牛根生对厂内人才的影响之大,许多曾经的旧部都劝说牛根生东山再起,愿意辞职跟他继续干,不服气的牛根生响应手下意愿,筹措了100万后就注册了蒙牛乳业。

自此,蒙牛与伊利便展开了长达20年的拉锯战,这也是为什么,蒙牛与伊利一直纠葛不休,甚至看起来就像一家企业的真正原因。

就在这种相爱相生的厮杀中,蒙牛与伊利时而抱团、时而互相攻击,他们首先将其他乳制品企业击垮,而后再互相瓜分市场,形成两强双分天下的局面。但也就是在他们相爱相杀的争斗中,中国奶业走上了一条几乎不可挽回的歧路。

在2000年之前,中国尚且没有一家全国性品牌,因为当时市场上只能生产低温杀菌的巴氏奶,这种奶保质期只有几天,且必须冷藏,销售半径有限,难以规模化,所以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区域性企业。

转机从1997年开始,这一年,牛根生即将被扫地出门,瑞典利乐包装公司与伊利达成了协议,我们熟悉的伊利盒装常温牛奶由此诞生。

2000年后,利乐又与揭竿而起的蒙牛达成合作,只要蒙牛与伊利每卖出去一份奶,利乐就赚一份钱,这个默默无闻的包装公司反而成为蒙牛与伊利之战中的最大赢家。

自此,奶制品企业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蒙牛和伊利开始进军全国,试图二分天下。常温奶的出现让光明等地方奶企产生了危机感,试图反抗,曾经反目的蒙牛伊利则沆瀣一气,共同应对地方奶企的反抗,在03年时成功打败销售额居全国首位的龙头老大光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004年,巴氏鲜奶企业们终于因为灭顶之灾般的压力团结在了一起,光明、新希望、燕塘、三元等四家以低温奶销售为主的中国乳品制造销售商,与美国国际纸业(另一家包装公司)公司达成联盟。一场鲜奶(即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大战随即爆发。

资本斗争里没有温度可言,蒙牛和伊利更是把不择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2月2日下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该委会议室召开了液体乳“鲜”字标识专家研讨会,与会人员约40人,其中包括卫生部、农业部、国标委、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元、蒙牛、伊利、黑龙江乳业集团等有关专家或负责人。

有意思的是,利乐公司传播事务总监杨斌致中国乳协领导的一封信被带进会场,并一一分发给各与会者,信中强烈地表达了支持“禁鲜”的意愿。同时内蒙政府也暗流涌动,当时这些蝇营狗苟尚且没有摆在阳光下,但也为2018年的跨省追捕埋下了伏笔。

结果如蒙牛与伊利所愿,国家规定:低温鲜奶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只能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此后主打“新鲜营养”的低温鲜奶被迫更名。与蒙牛伊利作对的奶企从此几乎一蹶不振,直到2008年1月1日,“禁鲜令”才被解除,巴氏奶能叫回鲜奶了,但是低温鲜奶已经丢了大半江山,回天无力,以“纯牛奶”“早餐奶”等命名的常温奶、调制奶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液态奶市场。

但因为这场恶性竞争,导致各大国产奶企都不得不为了生存舍弃质量追求速度,以求在蒙牛与伊利的阴影下谋图一线生机,就在05年——08年之间的短短三年内,国产奶业就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歧路。

3

恶之花绽开

即便当时在竞争中获胜,但那时的蒙牛依旧处于空壳状态,严重缺乏优质奶源,蒙牛选择从奶农手中收购低质牛奶,而后加工生产,因为中国奶牛生产严重滞后,并且缺乏优质奶牛品种,匮乏的奶源对面则是庞大的奶源需求,鲜奶争夺战一触即发。

因为质量不达标,为了求速度争夺市场,往牛奶里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就成了各大奶制品企业默认的潜规则。既然蒙牛和伊利这些龙头老大都不怕添加,你怕个啥?更何况只要你不努力添加抢占市场,就休想在蒙牛与伊利的阴影下存活。

脂肪低了,加脂肪粉;细菌超标了,加抗生素;浓度低了,加乳清粉;发酸了,加碱面中和;蛋白质低了,加三聚氰胺蒙混。添加这些东西后的牛奶,只能保质六七个小时。因此,在将牛奶送检的车上还要备好双氧水,在检查前赶紧往里倒。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奶业从源头到终端都彻底腐烂,而作为恶果的劣质奶粉,则被一包又一包地被送到中国孩子的嘴里。

2008年,大头娃娃事件东窗事发,三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三聚氰胺几乎成为一代人的噩梦,直到22年后的今天,5月份一起湖南郴州的“大头娃娃”报道,即便报道中说明了不是三聚氰胺所致,还是引发了一阵恐慌,曾经的噩梦被唤醒。

如今人们一提到三聚氰胺就会想到三鹿,但各位不知道的是,当年各大奶制品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如今的奶业领头人伊利蒙牛也光荣上榜。三鹿只是被顶出来成了出头鸟,得以让其他品牌悄然隐退。

说道这里不得不提及职业打假人蒋卫锁,其实工业原料添加的恶果早在08年以前就频频爆出,当时蒋卫锁为了揭露行业黑幕,整顿中国奶业,就自费30万元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行动,整理出《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调查报告。

为打假,他卖了企业,丢了老婆,两个孩子因此辍学,结果社会上反倒对他攻击的声音居多,说他是在毁灭中国奶业,社会上一度传言有人要花50万元买他人头。

直到三聚氰胺事件炸开,理解他的声音才多了起来,但就在三聚氰胺事件被爆出四年过后,2012年蒋卫锁就被曾主动选择与其离婚的妻子捅死,与其妻子一同捅死蒋卫锁的还有其余6名青年,当时警方对外宣称是家庭纠纷,真正原因是否为此,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为众人抱薪会被针对,被捅死,残害百姓的企业反倒顺风顺水,悄然隐退,恐怕这也是蒋卫锁未曾想到的结果。

蒋卫锁更想不到的是,一些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受害者,在求公道的时候反倒被倒打一耙,郭利就是典例,郭利的女儿因为长期服用添加了三聚氰胺的雅士利奶粉,导致双肾产生结石,雅士利想要私了,郭利同意,于是在2009年约了郭利在杭州当面交付赔偿金,结果郭利等来的是警方的抓捕,判刑5年,17年广东法院再审此案,改判无罪,但此时郭利已妻离子散,甚至连去看女儿的权利也被限制。

资本无情无义,很快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蒙牛当权者在接受采访时装作一脸茫然:“我们不知道郭利是谁。”

但这些都不是最毒的,恐怕蒋卫锁最想不到的,是这起三聚氰胺事件,不仅没有提高国内奶制品水准,反倒成了蒙牛和伊利降低奶制品质量的借口。

2010年,蒙牛和伊利宣称由于三聚氰胺事件,不能往牛奶添加工业原料,所以无法提高奶源质量和制奶技术,就降低了检验标准。结果一降,就是世界最低。

蛋白质含量由旧国标的不低于2.95克/100克降低到了2.8克/100克。菌落不高于200万CFU/ml(越低越好),一下子比旧国标提高了150万,反观美国和欧盟,标准都比我们高的多,美国要求牛奶蛋白质不低于3.1克/100克,菌落总数不高于30万CFU/ml。欧盟要求更高,蛋白质不低于3.3克/100克,菌落总数不高于10万CFU/ml。大家可能对这些数据不太敏感,那我就直说了——蛋白质含量低于3g的牛奶,都是垃圾。

很多人说,蛋白质含量的规定是针对生牛乳,生牛乳需要加工之后才会变成市场上售卖的牛奶,在加工的时候可以通过高温闪蒸技术去除水分,增加蛋白质含量,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依旧不会太低。

这个逻辑没错,但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真正损害的,不是消费者,而是中国整个奶制品行业。

自一开始,中国生牛乳的蛋白质含量就远低于世界标准,因为中国奶农多是散户,标准参差不齐,而且奶牛品种质量极低,后天饲养技术更是与国外差的不是一般的大。面对这样的落后境地,国家标准竟然随着蒙牛伊利的需求反向升级,结果自然就是中国奶业的不思进取,奶源质量低下,既然你都降标准了,我又有何理由花钱自行升级?吃力不讨好?

但质量低下的奶最终还是会卖给普罗大众,结果依旧是消费者为蒙牛与伊利造就的恶果买单。

更不用提一下子提高150万的菌落标准,这是对中国奶业与消费者的双重损害,这个标准的意义在哪里?

以美国为例,美国要求菌落总数不高于30万CFU/ml,结果就是全行业的质量提升,对于与牛奶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容器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是一次性设备,在每次使用之前,不仅要求充分清洗,还要求使用高温或者化学试剂来消毒。

反过来再想想我们提升到200万菌落数量的后果,显然就是落后且不讲究的生产环境,毕竟你标准都这么低了,我有何理由不脏一点?

很多人说经过高温消毒,牛奶中的大量细菌会被杀灭,但注意了,目前任何技术都不可能全面杀死细菌,生牛乳中含的细菌越多,最后遗留的细菌也会越多,牛奶中的细菌种类繁多,大多数不会让人体产生直接反应,但各种如果一头奶牛感染了葡萄球菌而导致乳腺炎,它生产出了一批细菌数比较高的牛奶,本来这批奶不能进入市场,但因为标准降低,这批本不合格的生牛乳得以进入市场。这批生牛乳再经过巴氏消毒,细菌数降到了合格,而后被卖到消费者手中。

但是,葡萄球菌在巴氏消毒之前产生的毒素,仍然存在于牛奶中而且保持活性。如果不幸被人喝了,就有可能患上急性肠胃炎。而这只是其中一例,牛奶中可能潜藏的细菌繁多,具体后果不一而足,很多也不是当下就能反馈出来,各位可以多品尝蒙牛伊利的平价奶,长期体验一下。

结果,我们拥有的只剩落后的奶牛品种、生产技术,还有被乳企利益绑架了的行业标准。

但作为凶狠远超虎豹豺狼的蒙牛伊利,又怎么可能只损害一个行业而已呢?

4

恶之花蔓延

自蒙牛伊利占据垄断地位后,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他们可以绑架行业标准,可以恶性竞争打击对手,可以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悄然隐退,还可以不思进取,在2012年再度爆出质量丑闻:

2012年,西安的大三学生在网上发布《我在内蒙古的十天——蒙牛冰淇淋代加工点实习记录》,将在蒙牛的实习经历形容为噩梦:生产地附近就是垃圾焚烧站,宿舍苍蝇漫天,他们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喝水吃饭也要登记,有失误就要罚款,宿舍里贴着几十条罚款规则,没一个奖励规则,生产小布丁等产品的车间里满地都是污水,雪糕掉在地上也会被捡起来继续装袋。

(蒙牛冰淇淋生产间)

一时间将蒙牛推上风口浪尖,蒙牛官方核查后报告属实,向公众道歉,微博则设置成不可评论。

其他奶企更是乱象横生,几年前恶性竞争的后果不断爆出,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大奶粉企业不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反而在消费者心理上不断钻研。

在多次奶粉安全事故之后,在中国家长们的心里,便宜奶粉已经约等于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可以说患上了“便宜奶粉恐惧

症”,奶粉企业抓准中国家长的这个心理,不断提升奶粉价格,价格一度飙升到世界第一。

这直接让卖奶粉的飞鹤、合生元毛利率接近70%,飞鹤董事长就曾直接表示:有低价奶粉,但消费者不买,认为贵的就是好。

合着中国父母买着全球最贵的奶粉,附带一份全球最重的担心,还要为中国奶粉质量低下背锅。

到了2018年,伊利竟然已经可以利用警方跨省追捕。

2018年3月,北京一位男作家刘成昆,因为个人公众号上连载小说《出乌兰记》,结果被指影射伊利集团高层,然后被伊利指控,由呼和浩特市警方跨省抓捕。

很快,伊利本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在4月份,又指控山西女奶农郭玉珍,由呼和浩特市警方跨省抓捕。

事件起因是郭玉珍在网上发文实名举报伊利压榨奶农,举报信的标题是《内蒙伊利公司如此欺压奶农谁来保护弱势奶农利益诉求》,指责伊利经常找出各种理由克扣奶站与养殖户的奶款,让养殖户和奶站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并且每月还变相把几千元不等的罚款摊派到奶农、奶站的奶款上,正所谓“风险共担,利润我独占”。

而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奶农敢怒不敢言,因为伊利蒙牛已经挤死其他奶企,他们不购买他们的奶,奶农就只能破产倒闭。

结果刚一发声,郭玉珍就被跨省追捕。

不知道跨省追捕是不是就是内蒙古的官方特色,从鸿茅药酒到蒙牛伊利,有求必应,我在之前的文章《“毒药”鸿茅药酒再登“优秀民族企业榜”,背后这三大权力机构功不可没》(文章已消失,之后有机会发给大家)中就曾发出过质疑,或许要真正彻查的,根本就不是鸿茅药酒和蒙牛伊利呢。

虽然蒙牛伊利带坏了国内乳业风气,让中国奶业反向进步,枉顾消费者权益,还压榨奶农,但这并不意味着蒙牛伊利就生产不出好奶了,而是不想给内陆人生产平价好奶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出,香港对大陆奶企提出质问,时任蒙牛CFO的姚同山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到了2019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蒙牛乳业CEO卢敏放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我们总把最好的产品投放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市场。

从蒙牛和伊利对整个奶业、对竞争对手、对消费者、对奶农、对政府、对香港与整个内地的6种表现,6大罪状,让我不得不质疑:你们的心,是不是已经坏了?

在如今两大奶企依旧顺风顺水,被册封为“民族企业”的当下,似乎已经没有人愿意质问,更没有人愿意回答。

5

后记

在国内疫情逐渐缓解,各行各业开始复苏之际,我反倒扒出蒙牛伊利的这些丑闻,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自己也要担忧会不会被强势的蒙牛伊利跨省追捕。

但我实在看不下去所谓“民族企业”的声浪,不是什么企业都配称民族企业,更不是什么企业都值得我们自掏腰包去维护,至少那些破坏整个行业,导致中国奶业倒退,压榨奶农,枉顾消费者利益的企业不配。

我写这篇文章,想质问的不仅是蒙牛和伊利为何不对自己曾经作过的恶负责,我更想问的是:蒙牛和伊利,你们的心是不是已经坏了?你们想要龙头老大的利润,想要老百姓的腰包,你们是否又愿意担起龙头老大的责任?

我为什么要质问?又为什么要让他们担起责任?

因为占据垄断地位的他们,踩着的,是中国奶业的命运,是大陆十几亿人的生活,是中国在世界上的风貌与名声。

只要没有等来他们的回答,我的质问就不会停止。

他们不说,媒体不说,那就我来说。

历史不记得,我帮你记得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 onClick="allCount('首页_点击_实况天气_实况天气')"> 5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伊利蒙牛事件,以及伊利蒙牛事件怎么回事2021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内蒙古疫情伊利优酸乳安全吗?
  • 2022蒙牛伊利牛奶事件是什么
  • 一生之敌,同根生的蒙牛伊利,20年间有着怎样的恩怨情仇?
  •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三起两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 一包芝士酸奶撕开伊利蒙牛的防线,让君乐宝重回视线赢得乳业人尊
  • 网传蒙牛伊利的六大罪状是哪六大?

Q1:内蒙古疫情伊利优酸乳安全吗?


1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蒙牛、伊利的牛奶越喝越没有奶味了。

这不是错觉。

这个表述还不够精准,应该是:平价奶越来越没奶味了。

事实上,这是由以蒙牛和伊利为首的奶企在22年前埋下的恶果,而平价奶质量迟迟难以提升,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恶果。其余数不清的恶果还有诸如:毛利润高达百分之70甚至80的婴幼儿乳粉,以及买着全球价格最高的国产乳粉,依旧惴惴不安的中国父母。

10余年果然够久,人们早已忘记了蒙牛和伊利曾作过的恶。但即便在12年前蒙牛和伊利频频爆雷之时,很多人就避开蒙牛和伊利的丑闻不谈,认为蒙牛和伊利这两家“民族企业”被“整跨”了,外国同行公司就会乘虚侵入控制中国奶业,把它们整跨了就是整跨民族企业。

12年后,蒙牛和伊利更是已与民族企业牢牢粘连,在如今爱国情绪空前高涨的当下,你敢跟民族企业作对,就是与全国人民作对。

但是蒙牛和伊利真的配称民族企业吗?我战战兢兢地提出这个问题,事实上,我一直认为,蒙牛和伊利的几十年发展史,对中国产生的坏处绝对大于好处,倘若没有蒙牛与伊利,中国的奶制品行业或许远比现在好。

要谈蒙牛和伊利对整个奶制品行业的伤害,想要细数蒙牛伊利作下的恶,必须要从1983年谈起。

2

恶之花萌芽 为什么我会把蒙牛与伊利放在一起谈?

不只是因为蒙牛和伊利是如今占据垄断地位的两大奶业巨头,更因为在我眼里,这两家公司不过是同出一根的两颗果实,归根结底他们的底色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伊利与蒙牛的产品如此相似,除了牌子几乎一模一样:

伊利推出优酸乳,蒙牛就跟着推出酸酸乳;伊利推出QQ星,蒙牛就跟着推出未来星;伊利推出了安慕希,蒙牛就跟着推出纯甄;蒙牛推出了特仑苏,伊利也跟着推出金典。

甚至连出产的雪糕都几乎一模一样:

事实上,蒙牛与伊利的纠葛自1983年便已被埋下。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与伊利创始人郑俊怀本就出自一家公司,伊利集团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1983年1月,因为持续亏损,郑俊怀被调到该厂,任厂长,试图破局。

而牛根生就是郑俊怀的得力手下,当年能力出众的牛根生,很快就带领一波富有才华的年轻人实现了扭亏为盈。

1996年,伊利集团成立,郑俊怀成了董事长兼CEO,牛根生是伊利主管生产和销售的副董事长兼副总。

因为牛根生能力出众,并且与下属直接接触更加频繁,伊利有一半人都牢牢听从牛根生的调遣。

这下子郑俊怀慌了,眼看着自己有被架空的迹象,这怎么行?于是两年后,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牛根生被扫地出门。

被扫地出门后,反倒侧面证明了牛根生对厂内人才的影响之大,许多曾经的旧部都劝说牛根生东山再起,愿意辞职跟他继续干,不服气的牛根生响应手下意愿,筹措了100万后就注册了蒙牛乳业。

自此,蒙牛与伊利便展开了长达20年的拉锯战,这也是为什么,蒙牛与伊利一直纠葛不休,甚至看起来就像一家企业的真正原因。

就在这种相爱相生的厮杀中,蒙牛与伊利时而抱团、时而互相攻击,他们首先将其他乳制品企业击垮,而后再互相瓜分市场,形成两强双分天下的局面。但也就是在他们相爱相杀的争斗中,中国奶业走上了一条几乎不可挽回的歧路。

在2000年之前,中国尚且没有一家全国性品牌,因为当时市场上只能生产低温杀菌的巴氏奶,这种奶保质期只有几天,且必须冷藏,销售半径有限,难以规模化,所以市场上绝大部分都是区域性企业。

转机从1997年开始,这一年,牛根生即将被扫地出门,瑞典利乐包装公司与伊利达成了协议,我们熟悉的伊利盒装常温牛奶由此诞生。

2000年后,利乐又与揭竿而起的蒙牛达成合作,只要蒙牛与伊利每卖出去一份奶,利乐就赚一份钱,这个默默无闻的包装公司反而成为蒙牛与伊利之战中的最大赢家。

自此,奶制品企业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蒙牛和伊利开始进军全国,试图二分天下。常温奶的出现让光明等地方奶企产生了危机感,试图反抗,曾经反目的蒙牛伊利则沆瀣一气,共同应对地方奶企的反抗,在03年时成功打败销售额居全国首位的龙头老大光明,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2004年,巴氏鲜奶企业们终于因为灭顶之灾般的压力团结在了一起,光明、新希望、燕塘、三元等四家以低温奶销售为主的中国乳品制造销售商,与美国国际纸业(另一家包装公司)公司达成联盟。一场鲜奶(即巴氏奶)和常温奶的大战随即爆发。

资本斗争里没有温度可言,蒙牛和伊利更是把不择手段发挥到了极致。

2005年2月2日下午,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该委会议室召开了液体乳“鲜”字标识专家研讨会,与会人员约40人,其中包括卫生部、农业部、国标委、中国奶业协会、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元、蒙牛、伊利、黑龙江乳业集团等有关专家或负责人。

有意思的是,利乐公司传播事务总监杨斌致中国乳协领导的一封信被带进会场,并一一分发给各与会者,信中强烈地表达了支持“禁鲜”的意愿。同时内蒙政府也暗流涌动,当时这些蝇营狗苟尚且没有摆在阳光下,但也为2018年的跨省追捕埋下了伏笔。

结果如蒙牛与伊利所愿,国家规定:低温鲜奶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只能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

此后主打“新鲜营养”的低温鲜奶被迫更名。与蒙牛伊利作对的奶企从此几乎一蹶不振,直到2008年1月1日,“禁鲜令”才被解除,巴氏奶能叫回鲜奶了,但是低温鲜奶已经丢了大半江山,回天无力,以“纯牛奶”“早餐奶”等命名的常温奶、调制奶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液态奶市场。

但因为这场恶性竞争,导致各大国产奶企都不得不为了生存舍弃质量追求速度,以求在蒙牛与伊利的阴影下谋图一线生机,就在05年——08年之间的短短三年内,国产奶业就走向了不可挽回的歧路。

3

恶之花绽开

即便当时在竞争中获胜,但那时的蒙牛依旧处于空壳状态,严重缺乏优质奶源,蒙牛选择从奶农手中收购低质牛奶,而后加工生产,因为中国奶牛生产严重滞后,并且缺乏优质奶牛品种,匮乏的奶源对面则是庞大的奶源需求,鲜奶争夺战一触即发。

因为质量不达标,为了求速度争夺市场,往牛奶里添加各种化学物质就成了各大奶制品企业默认的潜规则。既然蒙牛和伊利这些龙头老大都不怕添加,你怕个啥?更何况只要你不努力添加抢占市场,就休想在蒙牛与伊利的阴影下存活。

脂肪低了,加脂肪粉;细菌超标了,加抗生素;浓度低了,加乳清粉;发酸了,加碱面中和;蛋白质低了,加三聚氰胺蒙混。添加这些东西后的牛奶,只能保质六七个小时。因此,在将牛奶送检的车上还要备好双氧水,在检查前赶紧往里倒。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奶业从源头到终端都彻底腐烂,而作为恶果的劣质奶粉,则被一包又一包地被送到中国孩子的嘴里。

2008年,大头娃娃事件东窗事发,三鹿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三聚氰胺几乎成为一代人的噩梦,直到22年后的今天,5月份一起湖南郴州的“大头娃娃”报道,即便报道中说明了不是三聚氰胺所致,还是引发了一阵恐慌,曾经的噩梦被唤醒。

如今人们一提到三聚氰胺就会想到三鹿,但各位不知道的是,当年各大奶制品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如今的奶业领头人伊利蒙牛也光荣上榜。三鹿只是被顶出来成了出头鸟,得以让其他品牌悄然隐退。

说道这里不得不提及职业打假人蒋卫锁,其实工业原料添加的恶果早在08年以前就频频爆出,当时蒋卫锁为了揭露行业黑幕,整顿中国奶业,就自费30万元发起“中国西部乳业万里行”行动,整理出《中国西部乳业濒临崩溃边缘》调查报告。

为打假,他卖了企业,丢了老婆,两个孩子因此辍学,结果社会上反倒对他攻击的声音居多,说他是在毁灭中国奶业,社会上一度传言有人要花50万元买他人头。

直到三聚氰胺事件炸开,理解他的声音才多了起来,但就在三聚氰胺事件被爆出四年过后,2012年蒋卫锁就被曾主动选择与其离婚的妻子捅死,与其妻子一同捅死蒋卫锁的还有其余6名青年,当时警方对外宣称是家庭纠纷,真正原因是否为此,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为众人抱薪会被针对,被捅死,残害百姓的企业反倒顺风顺水,悄然隐退,恐怕这也是蒋卫锁未曾想到的结果。

蒋卫锁更想不到的是,一些在三聚氰胺事件中的受害者,在求公道的时候反倒被倒打一耙,郭利就是典例,郭利的女儿因为长期服用添加了三聚氰胺的雅士利奶粉,导致双肾产生结石,雅士利想要私了,郭利同意,于是在2009年约了郭利在杭州当面交付赔偿金,结果郭利等来的是警方的抓捕,判刑5年,17年广东法院再审此案,改判无罪,但此时郭利已妻离子散,甚至连去看女儿的权利也被限制。

资本无情无义,很快蒙牛宣布收购雅士利,蒙牛当权者在接受采访时装作一脸茫然:“我们不知道郭利是谁。”

但这些都不是最毒的,恐怕蒋卫锁最想不到的,是这起三聚氰胺事件,不仅没有提高国内奶制品水准,反倒成了蒙牛和伊利降低奶制品质量的借口。

2010年,蒙牛和伊利宣称由于三聚氰胺事件,不能往牛奶添加工业原料,所以无法提高奶源质量和制奶技术,就降低了检验标准。结果一降,就是世界最低。

蛋白质含量由旧国标的不低于2.95克/100克降低到了2.8克/100克。菌落不高于200万CFU/ml(越低越好),一下子比旧国标提高了150万,反观美国和欧盟,标准都比我们高的多,美国要求牛奶蛋白质不低于3.1克/100克,菌落总数不高于30万CFU/ml。欧盟要求更高,蛋白质不低于3.3克/100克,菌落总数不高于10万CFU/ml。大家可能对这些数据不太敏感,那我就直说了——蛋白质含量低于3g的牛奶,都是垃圾。

很多人说,蛋白质含量的规定是针对生牛乳,生牛乳需要加工之后才会变成市场上售卖的牛奶,在加工的时候可以通过高温闪蒸技术去除水分,增加蛋白质含量,最后到消费者手中的牛奶蛋白质含量依旧不会太低。

这个逻辑没错,但蛋白质含量标准降低真正损害的,不是消费者,而是中国整个奶制品行业。

自一开始,中国生牛乳的蛋白质含量就远低于世界标准,因为中国奶农多是散户,标准参差不齐,而且奶牛品种质量极低,后天饲养技术更是与国外差的不是一般的大。面对这样的落后境地,国家标准竟然随着蒙牛伊利的需求反向升级,结果自然就是中国奶业的不思进取,奶源质量低下,既然你都降标准了,我又有何理由花钱自行升级?吃力不讨好?

但质量低下的奶最终还是会卖给普罗大众,结果依旧是消费者为蒙牛与伊利造就的恶果买单。

更不用提一下子提高150万的菌落标准,这是对中国奶业与消费者的双重损害,这个标准的意义在哪里?

以美国为例,美国要求菌落总数不高于30万CFU/ml,结果就是全行业的质量提升,对于与牛奶直接接触的设备和容器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不是一次性设备,在每次使用之前,不仅要求充分清洗,还要求使用高温或者化学试剂来消毒。

反过来再想想我们提升到200万菌落数量的后果,显然就是落后且不讲究的生产环境,毕竟你标准都这么低了,我有何理由不脏一点?

很多人说经过高温消毒,牛奶中的大量细菌会被杀灭,但注意了,目前任何技术都不可能全面杀死细菌,生牛乳中含的细菌越多,最后遗留的细菌也会越多,牛奶中的细菌种类繁多,大多数不会让人体产生直接反应,但各种如果一头奶牛感染了葡萄球菌而导致乳腺炎,它生产出了一批细菌数比较高的牛奶,本来这批奶不能进入市场,但因为标准降低,这批本不合格的生牛乳得以进入市场。这批生牛乳再经过巴氏消毒,细菌数降到了合格,而后被卖到消费者手中。

但是,葡萄球菌在巴氏消毒之前产生的毒素,仍然存在于牛奶中而且保持活性。如果不幸被人喝了,就有可能患上急性肠胃炎。而这只是其中一例,牛奶中可能潜藏的细菌繁多,具体后果不一而足,很多也不是当下就能反馈出来,各位可以多品尝蒙牛伊利的平价奶,长期体验一下。

结果,我们拥有的只剩落后的奶牛品种、生产技术,还有被乳企利益绑架了的行业标准。

但作为凶狠远超虎豹豺狼的蒙牛伊利,又怎么可能只损害一个行业而已呢?

4

恶之花蔓延

自蒙牛伊利占据垄断地位后,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对劲了。

他们可以绑架行业标准,可以恶性竞争打击对手,可以在三聚氰胺事件中悄然隐退,还可以不思进取,在2012年再度爆出质量丑闻:

2012年,西安的大三学生在网上发布《我在内蒙古的十天——蒙牛冰淇淋代加工点实习记录》,将在蒙牛的实习经历形容为噩梦:生产地附近就是垃圾焚烧站,宿舍苍蝇漫天,他们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喝水吃饭也要登记,有失误就要罚款,宿舍里贴着几十条罚款规则,没一个奖励规则,生产小布丁等产品的车间里满地都是污水,雪糕掉在地上也会被捡起来继续装袋。

(蒙牛冰淇淋生产间)

一时间将蒙牛推上风口浪尖,蒙牛官方核查后报告属实,向公众道歉,微博则设置成不可评论。

其他奶企更是乱象横生,几年前恶性竞争的后果不断爆出,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后,各大奶粉企业不专注提升产品质量,反而在消费者心理上不断钻研。

在多次奶粉安全事故之后,在中国家长们的心里,便宜奶粉已经约等于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可以说患上了“便宜奶粉恐惧

症”,奶粉企业抓准中国家长的这个心理,不断提升奶粉价格,价格一度飙升到世界第一。

这直接让卖奶粉的飞鹤、合生元毛利率接近70%,飞鹤董事长就曾直接表示:有低价奶粉,但消费者不买,认为贵的就是好。

合着中国父母买着全球最贵的奶粉,附带一份全球最重的担心,还要为中国奶粉质量低下背锅。

到了2018年,伊利竟然已经可以利用警方跨省追捕。

2018年3月,北京一位男作家刘成昆,因为个人公众号上连载小说《出乌兰记》,结果被指影射伊利集团高层,然后被伊利指控,由呼和浩特市警方跨省抓捕。

很快,伊利本着“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原则,在4月份,又指控山西女奶农郭玉珍,由呼和浩特市警方跨省抓捕。

事件起因是郭玉珍在网上发文实名举报伊利压榨奶农,举报信的标题是《内蒙伊利公司如此欺压奶农谁来保护弱势奶农利益诉求》,指责伊利经常找出各种理由克扣奶站与养殖户的奶款,让养殖户和奶站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并且每月还变相把几千元不等的罚款摊派到奶农、奶站的奶款上,正所谓“风险共担,利润我独占”。

而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但奶农敢怒不敢言,因为伊利蒙牛已经挤死其他奶企,他们不购买他们的奶,奶农就只能破产倒闭。

结果刚一发声,郭玉珍就被跨省追捕。

不知道跨省追捕是不是就是内蒙古的官方特色,从鸿茅药酒到蒙牛伊利,有求必应,我在之前的文章《“毒药”鸿茅药酒再登“优秀民族企业榜”,背后这三大权力机构功不可没》(文章已消失,之后有机会发给大家)中就曾发出过质疑,或许要真正彻查的,根本就不是鸿茅药酒和蒙牛伊利呢。

虽然蒙牛伊利带坏了国内乳业风气,让中国奶业反向进步,枉顾消费者权益,还压榨奶农,但这并不意味着蒙牛伊利就生产不出好奶了,而是不想给内陆人生产平价好奶了。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出,香港对大陆奶企提出质问,时任蒙牛CFO的姚同山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到了2019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蒙牛乳业CEO卢敏放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我们总把最好的产品投放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市场。

从蒙牛和伊利对整个奶业、对竞争对手、对消费者、对奶农、对政府、对香港与整个内地的6种表现,6大罪状,让我不得不质疑:你们的心,是不是已经坏了?

在如今两大奶企依旧顺风顺水,被册封为“民族企业”的当下,似乎已经没有人愿意质问,更没有人愿意回答。

5

后记

在国内疫情逐渐缓解,各行各业开始复苏之际,我反倒扒出蒙牛伊利的这些丑闻,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甚至自己也要担忧会不会被强势的蒙牛伊利跨省追捕。

但我实在看不下去所谓“民族企业”的声浪,不是什么企业都配称民族企业,更不是什么企业都值得我们自掏腰包去维护,至少那些破坏整个行业,导致中国奶业倒退,压榨奶农,枉顾消费者利益的企业不配。

我写这篇文章,想质问的不仅是蒙牛和伊利为何不对自己曾经作过的恶负责,我更想问的是:蒙牛和伊利,你们的心是不是已经坏了?你们想要龙头老大的利润,想要老百姓的腰包,你们是否又愿意担起龙头老大的责任?

我为什么要质问?又为什么要让他们担起责任?

因为占据垄断地位的他们,踩着的,是中国奶业的命运,是大陆十几亿人的生活,是中国在世界上的风貌与名声。

只要没有等来他们的回答,我的质问就不会停止。

他们不说,媒体不说,那就我来说。

历史不记得,我帮你记得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阴

空气质量10优
未来2小时内无雨~

开通三天,4000多人踏上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原标题:开通天山西官员当街打妻被停职官方称为小三无法证实  2月5日,媒体报道,一篇《为保护小三,男子当街打老婆》的视频在网络疯传。

    李敖说,多人踏民进党起来后,大家期待它击败国民党,但事实上民进党根本是“小型国民党”。他感叹,上趟开台湾的前途只剩向美国高价买武器,上趟开马英九在任时已买武器买到最高点,现在蔡英文还要跟特朗普买,“美国会像台果汁机一样榨干台湾,最后把台湾卖掉”。

    开通三天,4000多人踏上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往春天原标题:李敖批蔡英文:太笨了。李敖认为,列车两岸若开打,美国不会动,台军最多只能守48小时,最后都会投降。然而在过去几次“严重关切”状况时,开通天美国都从未说过要出兵,现在特朗普口头上说质疑“一中政策”,根本不可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17年2月9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多人踏请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多人踏副部长赵龙和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解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赵龙,上趟开中国网宗超

    但事实上,往春天台湾在柬埔寨根本没有什么代表处。【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崔明轩】柬埔寨首相洪森“遵守中国大陆的一中原则,列车不能升中华民国国旗”的表态,7日持续在岛内引发反响。此外,开通天该专家建议,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

    口罩的防护能力并不取决于价格,多人踏而是与其质量、密封程度、阻挡PM2.5力度有关。上趟开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来保持空气的清新。往春天外出时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原标题:列车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去?协和专家辟谣#法制晚报快讯#近日,列车“协和某大夫”关于雾霾的说法在微博和微信圈疯传,并称“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去”,对此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田欣伦副教授表示,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目前的研究表明,雾霾对慢性呼吸道病人有一定影响。

    建议幼儿的雾霾防护以隔离、保护为主,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儿童的外出。(法晚微信公号ID:fzwb_52165216)“因为儿童气管短,所以呼入肺里的雾霾比大人多”、“200元的能换滤片的口罩效果更好”,真的是这样吗?对此,协和医院儿科万伟琳副教授表示,儿童与成人的肺结构相似,且肺活量低于成人,所以不存在吸入粉尘多于成人的说法。

    开通三天,4000多人踏上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参议院民主党领袖查尔斯·舒默说,戈萨奇必须证明自己是“法律界主流”。美国司法部随即上诉,要求紧急停止“罗巴特裁决”。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刁大明认为,目前最高法院八名大法官中四个自由派,三个保守派,一个骑墙派,不排除作出不利于特朗普的裁决。

    从两党争斗情况看,特朗普对戈萨奇的提名很快获得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依照法律,该法院审理后的案件如果需要上诉,则应该上诉至位于旧金山的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按照法律,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华盛顿州设立了两个联邦法院,其中西区联邦法院总部位于西雅图,司法管辖权覆盖华盛顿州19个郡县。特朗普上任后提名科罗拉多州联邦法官尼尔·戈萨奇为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民主党则表示反对。

    路透社分析,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位于美国比较自由的地区,司法部并不容易通过进一步法院审理恢复总统令,而且无论裁决结果怎样,败诉一方一般会上诉,将官司打到联邦最高法院。“法院必须赶紧办”旧金山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6日表示,美国西部时间7日下午3日开庭,由控辩双方就“罗巴特裁决”进行辩论。

    开通三天,4000多人踏上这趟开往“春天的列车”

    最高法院的裁决不需一致同意,只需6名最高法院法官参加裁决并以简单多数即可通过。原标题:再过堂,特朗普入境限制令胜算几何夏文辉(新华社专特稿)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有关移民、难民的禁限令7日再临“关口”,旧金山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将举行法庭辩论,以便针对暂停禁限令的“罗巴特裁决”作进一步裁决。

    特朗普则在6日晚发布“推文”:“看看中东和欧洲就知道,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实实在在的,法院必须赶紧办。美国媒体认为,案件很可能上诉至联邦最高法院,又很有可能等不到最终裁决就“寿终”了。罗巴特是设在西雅图的西区联邦法院法官。随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将入境规范恢复到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前的状态。”“官司要打到最高法院”美联社将禁限令称为特朗普上任以来“最具争议的行政令”。3日,美国华盛顿州西区联邦地方法院法官詹姆斯·罗巴特在西雅图作出裁决:在全美范围内暂停实施特朗普入境限制令,即刻生效。

    目前最高法院正值“敏感期”。美联社认为,此案何时、以何种方式上诉至最高法院还要观察,其间还有种种变数,比如特朗普政府对行政令进行相应修改,最大的可能性是行政令中的90天期限已经到了,官司还在打,“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保守派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去年2月13日去世后,前总统奥巴马当年3月提名上诉法院法官梅里克·加兰担任最高法院大法官,但是遇到共和党的坚决反对。从目前发布的信息看,美国司法部表示,“罗巴特裁决”下令暂缓执行禁限令的范围太广,“最多应只限于已经取得入美资格但暂时仍在国外还未入境的民众,或希望出境后再返回美国的民众”。

    位于旧金山的第九巡回上诉法院5日驳回司法部诉求,同时要求罗巴特法官5日就司法部的上诉作出回应,要求司法部律师以及反对禁限令的华盛顿州和明尼苏达州律师在6日下午5点前向上诉法庭提交更多信息。他说,他“极度怀疑”戈萨奇“大力捍卫宪法不受政府行政部门滥用”的能力。

    华盛顿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律师则认为,禁限令导致家庭分离和学生滞留,如果得以继续实施,会引发混乱。无论初审和终审,最高法院的判决都是最终判决。东区联邦法院管辖华盛顿州另外21个郡县。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权,由一名首席法官和八名法官组成,均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法官席位空缺时,新法官方可补充

    原标题:疯狂的摩托车牌,一张能抵一辆奔驰晨报见习记者张立沪A黄牌价格已超40万,沪C黄牌成为部分“爱摩族”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新京报快讯(记者沙雪良)作为十八大以来北京市被查的唯一一名省部级干部,吕锡文案牵涉多少人?2月8日,北京市纪检监察网发布市纪委书记张硕辅在十一届市纪委六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

    报告提出,北京市纪委高度重视政治问题与腐败问题相互交织现象,对西城区原副区长苏东、金融街集团原董事长王功伟等15名有关人员进行全面审查,肃清吕锡文案件恶劣影响。吕锡文自己买下一套之后,又陆续为自己的家人、亲戚,以低价购买了5套住房。

    当天上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通报中央关于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的决定。其中,在她自己和直系亲属名下的有3套。

    据吉林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01年至2015年,吕锡文利用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区长、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等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在取得财政资金支持和建设用地等事项上提供帮助,直接或者通过其亲属非法收受上述单位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78.6602万元。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认真汲取教训,深刻反思、引以为戒。”顾桧介绍,这些房产地处北京二环的黄金地段,仅仅吕锡文买下的3套房的价格和市场价之间就相差2000多万元。据中央纪委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顾桧介绍,吕锡文在担任西城区和北京市领导期间,对西城区区属企业金融街集团的发展给予很多的帮助扶持。

    去年12月1日,吉林省吉林市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吕锡文受贿一案。为表感谢,金融街集团告诉吕锡文可以以内部价格购买一套住房。

    2015年11月11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北京市委副书记吕锡文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吕锡文犯了什么错误?去年10月21日,由中纪委宣传部、央视联合制作的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播出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吕锡文现身忏悔。

    对于以内部价格购房到底获得了多少优惠,吕锡文说:“我真的不好意思去打听这个房子到底给我优惠了多少钱,我自始至终没有去问,我根本不敢去打听,我挺怕面对这个的。市委书记郭金龙讲话强调,党的高级干部违法违纪受到惩处是咎由自取,同时对我们党的形象、威信、能力的伤害也是非常严重的

  • 德国欲加入太空竞赛:将立法并投1万亿美元 德国欲加入太空竞赛:将立法并投1万亿美元
  • 30岁男子乘公交刷学生卡 被识破拳打司机 30岁男子乘公交刷学生卡 被识破拳打司机
  • 视频 | 大叔为25岁女儿相亲:男方要原生家庭 视频 | 大叔为25岁女儿相亲:男方要原生家庭
  • 涨70%!通胀来袭,降准触底!房价该何去何从? 涨70%!通胀来袭,降准触底!房价该何去何从?
  • 新生象宝宝 个头小小萌萌哒 新生象宝宝 个头小小萌萌哒
  • NINE PERCENT合体 现场对粉丝表白大送福利 NINE PERCENT合体 现场对粉丝表白大送福利
  • 人物志之SN.XiaoAL——雄狮壮志之心 人物志之SN.XiaoAL——雄狮壮志之心
  • 江西又有县级公安局局长落马,40天已有5人被查 江西又有县级公安局局长落马,40天已有5人被查
  • 男子因毒驾被注销驾照 仍开车3年236次违法未处理 男子因毒驾被注销驾照 仍开车3年236次违法未处理
  • 山东首富花钱让女儿上斯坦福,曝光后女儿被开除中介被抓 山东首富花钱让女儿上斯坦福,曝光后女儿被开除中介被抓

城市天气预报

  • 热门
  • ABCD
  • EFGH
  • JKLM
  • NPQR
  • STWX
  • YZ

国际城市天气预报

  • 亚洲
  • 欧洲
  • 美洲
  • 大洋洲
  • 非洲

合作伙伴

气温排行榜

  • 高温
  • 低温
排名 城市 今天气温
1 可贷50万 申请平安贷款1天放款哪些星座男喜欢微胖女友 23~26 °
2 关羽诛杀文丑的真实原因漫画:在1秒内让女友炸毛 23~25 °
3 离开故宫21天后的单霁翔林彦俊遭真粉套路叫阿姨 23~25 °
4 林彦俊遭真粉套路叫阿姨知否:如何改善黑眼圈? 23~25 °
5 武磊防守也拼命!关键解围 用脸挡出传中MSI赛程出炉5月11日开战 23~25 °
6 变形计:杜华儿子人怂话多内在提升:解析马自达2019款CX-5 23~25 °
7 不近女色!哈登启动季后赛模式12星座老婆的暗示你懂么 20~25 °
8 面对约基奇26分7板!硬汉开发者暗藏代码编辑器 20~25 °
9 红米骁龙855旗舰机爆料全汇总全新宝马3系 竞争力提升明显 17~25 °
10 中国留学生亲历电话诈骗预告:中国科大报考解读 12~25 °
查看更多>
1 世锦赛小丁9-13特鲁姆普出局在线教育更受西部家庭青睐 -24~-12 °
2 五一出行必看:12星座本周运势电视开机广告:文化的钉子户 -24~-9 °
3 国庆北京首贼大兴落网 身藏6部手机数张银行卡这样的佩莱还需要轮换吗? -23~-12 °
4 《约战:凛绪轮回HD》狂三新截图探店亚洲龙:低配提车等6个月 -23~-8 °
5 许嵩:唱过人间的那些情爱专家定制专属升学方案 -20~-8 °
6 短期市场企稳信号已出现白马股欧菲光卖的什么药?前脚业绩变脸后脚股权转让 -20~-8 °
7 A队称霸CSGO一年世界排名热血传奇18周年专区礼包 -20~-5 °
8 面对约基奇26分7板!硬汉为了不被催婚,我给父亲写了封信 -19~-10 °
9 许嵩:唱过人间的那些情爱差点将蒋介石气疯的"黄埔三鹰" -18~-12 °
10 今日关键数据恐引发市场波动 黄金预期为看涨手机只是冰山一角:看柔性屏如何“折叠”我们的未来 -18~-10 °
查看更多>

空气质量排行榜

  • 最优
  • 最差
排名 城市 今天空气
1 《魔域》如梦长情成长包国庆北京首贼大兴落网 身藏6部手机数张银行卡 7优
2 《自然》呼吁:重视脂肪肝病防治绝地求生冠军联赛春季赛 7优
3 日本最美女大学生揭晓专家定制专属升学方案 7优
4 Baby疑似开眼角?眼线就能放大双眼啊你好世界:寻找心中的风景 7优
5 西媒给武磊打出全队最低分:在场上失踪考古热是如何兴起的? 7优
6 短期市场企稳信号已出现母亲微笑行动拯救唇腭裂儿童 7优
7 这可能是人类史上最大银行抢劫案 就这样泡汤了金像奖这5位女星造型失误 7优
8 丁彦雨航微博宣布将返回中国上海民校为何受家长“热捧”? 7优
9 西山上品湾MOMΛ | 城市浅山区的全龄科技华宅林彦俊遭真粉套路叫阿姨 7优
10 探店亚洲龙:低配提车等6个月西媒给武磊打出全队最低分:在场上失踪 7优
查看更多>
1 变形计:杜华儿子人怂话多新浪2019国际学校择校巡展震撼来袭 381严重
2 离开故宫21天后的单霁翔西山上品湾MOMΛ | 城市浅山区的全龄科技华宅 324严重
3 钢铁侠小唐尼拍一部电影拿5亿!生于街头:发现街头摄影魅力 273重度
4 中国微波光子雷达成像达国际领先 决定未来战场优势专打美航母!轰6挂载鹰击12反舰导弹高清照曝光 270重度
5 小七同款发带拯救发际线醉酒托词暴露黄心颖主动真相 269重度
6 大学校园鲜花盛开 争奇斗艳这样的佩莱还需要轮换吗? 257重度
7 载人飞船测试失败给美航天添变数千里共婵娟的苏轼苏辙兄弟 256重度
8 宇宙膨胀在加速,为什么呢?没人知道!斩获娜扎的夏日清爽颜 229重度
9 战胜塑料污染 建设美丽中国新浪娱乐对话王源:音乐是我输出内心的途径 229重度
10 为了不被催婚,我给父亲写了封信西山上品湾MOMΛ | 城市浅山区的全龄科技华宅 226重度
查看更多>
>

友情链接: